在品牌視覺系統中,Logo是視覺識別的核心,而輔助圖形(Auxiliary Graphics),則是強化品牌調性與識別度的“隱形主角”。優秀的Logo輔助圖形設計不僅能拓展品牌視覺語言,還能在各種場景中增強辨識度、統一性和傳播力。對于品牌設計公司而言,掌握輔助圖形的設計策略,正是打造強勢品牌形象系統的重要一環。
本文將圍繞以下幾個方面,深入解析Logo輔助圖形的設計邏輯與方法:
一、輔助圖形的定義與功能
輔助圖形,指的是在Logo和基礎VI系統之外,基于Logo或品牌核心理念所延展出的圖形系統元素。它通常出現在名片、海報、包裝、網站界面、展陳空間等應用中,起到以下關鍵作用:
視覺延展:增加視覺系統的可用元素,避免品牌傳播中出現視覺疲勞或圖形單調。
品牌強化:通過圖形與主Logo的風格、元素聯動,增強品牌的整體識別性。
情感傳達:輔助圖形可以帶有隱喻或象征意味,傳遞品牌性格與文化內涵。
靈活適配:適用于不同媒介尺寸與復雜度的視覺環境中,彌補Logo在極小或極大場景中的表達局限。
二、輔助圖形設計的五大策略
Logo結構延展法
這是最直接的方式。通過提取Logo中的幾何形、線條、角度、比例,形成規則圖案或結構網格。
示例:以Logo中某個傾斜角度為基礎,生成一組傾斜線背景,或將Logo中的曲線復制成連續紋理,營造統一視覺語言。
品牌意象抽象法
不從Logo出發,而是從品牌概念或行業特征中提煉關鍵詞,形成具有象征意味的圖形元素。
示例:環保品牌可從“水滴”“樹葉”“循環”等意象中提煉元素,構建輔助圖形,如抽象葉脈結構形成紋樣背景。
模組與拼接構成法
設計單元圖形模塊,并通過重復、旋轉、鏡像等方式生成圖形語言系統,適合構建動態、豐富的視覺節奏。
示例:科技品牌常用點陣、格點、矩陣方式形成科技感強的輔助圖形,用于界面和屏幕背景中。
字體延展法
基于品牌專屬字體或Logo字體特征延展圖形,比如字母的筆畫元素演變為分割線、邊框、圖案紋樣等。
示例:某些高端品牌以定制襯線字體為基礎,將字體襯線形態簡化為紋理圖案應用在印刷品上。
圖形語義象征法
結合品牌內涵,設計具象化或隱喻性的輔助圖形。例如醫療品牌可使用生命曲線、細胞結構;教育品牌可用網狀連接、節點等抽象形式。
三、輔助圖形設計的注意事項
與品牌調性保持一致:無論是極簡風格、科技未來感,還是手繪感、自然感,輔助圖形必須與品牌語境高度統一。
設定規則系統:好的輔助圖形不僅是幾個圖案,而是可成系統、可延展、可組合的視覺資產,應包含尺寸、比例、使用限制等規范說明。
控制視覺層級:輔助圖形應“陪襯而不喧賓”,不能喧奪Logo主體地位,在實際應用中應層級分明。
保持通用性與差異化兼具:既要適應不同材質、媒介應用,又要能在行業中形成差異化特征。
四、輔助圖形的應用場景與實際效果
印刷物料:封面圖案、目錄背景、名片紋樣,使品牌識別力延伸至紙張細節。
數字界面:網站背景、APP動效、banner圖案,為品牌帶來統一的屏幕視覺感受。
包裝系統:在包裝盒、封條、內襯、標簽等位置使用輔助圖形,增強專業感與設計層次。
空間導視:展會、門店、辦公空間中的背景墻、地貼、燈箱中運用輔助圖形,使線下體驗更具沉浸感與記憶點。
五、案例參考
Google Material Design:通過點、線、面組合構建圖形背景,提升界面交互美感。
愛彼迎(Airbnb):輔助圖形提取自“Belo”心形Logo,延展出地圖圖釘、用戶情感線索的視覺語言。
Apple Music:通過音波、節奏、顆粒感等抽象元素構建輔助圖形,用于音樂動態內容中。
六、結語:輔助圖形是品牌的“視覺共情”
Logo是身份,輔助圖形是情感的延展。它像配樂一樣,不主唱,卻讓觀眾沉浸其中。設計公司應跳出“Logo中心主義”的局限,將輔助圖形上升為系統思維,構建一個多維度可感知、可生長的品牌視覺語言系統。
在策略明確、執行細膩的前提下,輔助圖形不僅能提升品牌系統的識別力,還能建立更具情緒張力與文化溫度的視覺體系,成為品牌持久生長中的重要基石。
總監微信
復制成功
業務咨詢 何先生
業務咨詢 何先生
搜索感興趣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