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板最近遇到了煩心事。他經營了五年的餐飲連鎖店生意一直不錯,最近想擴大規模,打算重新設計整套品牌形象。朋友推薦了幾家設計公司,有的報價三萬八還送吉祥物,有的張口就要二十萬起步。看著各家發來的案例作品,有的像五星級酒店宣傳冊,有的像奶茶店促銷單,他徹底犯了難:這些設計公司到底有什么區別?我該選哪家才不會踩坑?
這不是王老板一個人的困惑。過去十年我們服務過上百家企業主,發現大家在選擇VI設計公司時普遍存在三大誤區:要么被花哨的案例集晃花了眼,要么陷入價格對比的怪圈,還有的迷信所謂"國際大獎"的招牌。其實選擇設計公司就像找結婚對象,光看外表和家世遠遠不夠,關鍵要看彼此是否"合拍"。
先想清楚自己要什么 很多老板一上來就問"做個VI多少錢",這就像病人不問癥狀直接要開藥。我們常建議客戶先花半天時間梳理三個問題:現階段品牌遇到了哪些具體問題?希望通過VI解決什么?未來三年的發展目標是什么?去年服務的一家母嬰品牌,老板最初只想更新LOGO,深入溝通后發現他們真正需要的是建立差異化的視覺體系來應對競品圍攻。找準癥結,設計才能有的放矢。
別被設計美圖迷了眼 某次行業交流會上,一位老板炫耀新做的VI手冊,燙金封面精致得像藝術品。可問起具體應用,他苦笑道:"美是美,但門店裝修要按這個標準來,預算直接翻倍。"好的VI設計不是美術館藏品,而是能落地的作戰地圖。我們給連鎖超市做設計時,會專門考慮不同門店的施工條件,連菜市場的燈箱廣告都保證能高精度輸出。下次看案例時,不妨多問句:"這套方案實際應用效果如何?成本可控嗎?"
設計師比你更懂你 常有客戶帶著競品的VI來要求"照著這個改"。其實每個品牌都有獨特基因,就像硬把西裝剪裁套在練太極的老人身上。去年合作的百年中藥鋪,最初想要"年輕化潮牌風",我們走訪老店時發現,那些斑駁的藥柜、手寫藥方才是真正的記憶點。最終方案用現代手法重構傳統元素,既保留了老顧客的親切感,又吸引了年輕群體。好的設計公司應該是品牌翻譯官,能聽懂企業沒說出口的潛臺詞。
別忽視那些看不見的"軟實力" 比稿時說得天花亂墜,簽約后找不到人;方案反復修改就是不達標;文件交付后遇到問題沒人管...這些糟心事往往比設計本身更致命。我們團隊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項目經理必須能背出客戶門店的營業時間。某次為連鎖酒店做延展設計,設計師凌晨接到店長電話,趕在早班前改好易拉寶文件。靠譜的設計公司,服務往往藏在細節里。
價格背后的價值賬本 三萬和三十萬的VI設計差在哪?不僅是LOGO數量。我們給科技公司做的整套VI,包含136項應用場景規范,甚至預判了未來拓展海外市場的多語言適配。而低價套餐往往只做基礎項,等企業發展到新階段又得推倒重來。建議企業主算筆長遠賬:是現在省五萬,還是三年后多花五十萬重塑品牌?
說到底,選VI設計公司就像找家庭醫生。要看專業資歷,更要看是否愿意花時間了解你的體質;要有解決急癥的能力,更要有預防保健的意識。下次見面時,不妨問問對方:"如果不做設計,您覺得我們品牌現在最需要解決什么?"能答好這個問題的,或許才是你要找的伙伴。
總監微信
復制成功
業務咨詢 何先生
業務咨詢 何先生
搜索感興趣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