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時候,XYZ實驗室(xyzlab)吸引了我們的目光。XYZ Lab是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工作室,由設計師邵年(Shao Nian)、他的女友萬清(Wanqing)和密友、前導師陸濤(Lu Tao)共同創建,它在品牌、編輯和學術出版方面的實驗性方法。接下來的一年里,工作室進行了大量的項目,其中包括馬塞爾·杜尚的傳記、美國詩人理查德·布勞提根的肖像設計、中國瑪格南的展覽標識和策劃品牌,以及一家咖啡店的品牌推廣。
XYZ實驗室繼續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發布了第五期《胭脂時尚書》,這是一本兩年一度的中國時尚雜志。該工作室與該雜志的關系始于第三期,從那時起,已發展成一種既定的合作關系。但一段漫長的關系并不總是沒有挑戰的。“不同于傳統雜志,客戶有一個要求,即每本雜志的設計應該完全不同,在裝訂,格式,紙張選擇等方面,”邵解釋說。“一方面,這給了我們更大的設計空間,但另一方面,挑戰是與形象抗爭——每期的封面照片都不能更改。”
顯然,對這個工作室來說沒有太大的挑戰。隨著每一版本主題的變化,第三期聚焦于“重要的他者”。其結果是一個設計,非常正確,集中在兩個人同時閱讀雜志的概念-一個雙視角的方法,通過鏡像內容和雙重設計實現。第四期的主題是“精致”:“每組照片都是以一首歌命名的,所以我們按照時間格式排列頁碼,”邵在談到設計細節時說。“我們也希望設計精巧,所以我們用了一種非常薄而透明的紙,讓你隱約看到這首歌的歌詞。”接下來是第五期——這是之前的版本的夸張版本,重點是“怪誕”這一主題。
策劃品牌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將重點放在圖片上,第二部分將注意力轉向訪談。最引人注目的是,這第二次采訪的部分可以完全刪除,執行通過扭曲的字體和生動的書簽放在雜志的心臟。“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好看,而且是為了達到功能性的效果,”邵說,工作室是如何利用這個可移動的方面。“通常,我們把文字放在圖像上,但這次我們決定用最直接的方式呈現圖像——讓文字環繞圖像。他把這些標簽比作一個獨立的卷,里面有采訪的內容和特寫,“它們可以從雜志上取出來”。
選擇字體的過程是一項盡職的工作。“這對我們的工作很重要,”邵說,“因為每種字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Helvetica或其他“非常常見的字體”是工作室的目標,但團隊始終會注意他們認為符合項目美學的新添加。“例如,在最新一期中,我們使用了L?no字體。我知道這種字體很久了,直到“怪誕”出現后才派上用場。”
作為一個整體,XYZ實驗室認為,設計方法的改變改善了雜志,使它看起來“更酷”,邵說,并將其與設計或藝術雜志并駕齊驅。然而,邵指出,這不僅僅是關于美學。“我覺得如果人們只關心視覺效果,而不關心設計的內容,那就相當無聊了。做一個一切看起來都很好的設計是很容易的,但我認為設計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也許這種方法象征著時尚雜志的一個新方向,胭脂時尚書就是這種轉變的一個例子,擺脫了時尚行業的重復性、周期性和連續性。“就我們而言,”邵總結道,“我們希望每一期在主題、內容和設計上都有更強的相關性,我們會繼續努力。”
總監微信
復制成功
業務咨詢 何先生
業務咨詢 何先生
搜索感興趣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