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遠的總部在杭州,他和另外兩人一起經營工作室。他告訴我們一個最近在西安的花店品牌設計。作為一個有創造力的年輕人,與那些在你之前來到這里的人的工作聯系起來可以是鼓舞人心的。它能讓你看到你的媒介所能帶來的一切,甚至能讓你接觸到一種新的媒介,這意味著你將繼續創作的作品將更加豐富多彩。對張志遠來說,當他的朋友把他介紹給中國雜志《愛麗絲》時,他的眼睛才對平面設計的可能性大開眼界。然后,在他大四的時候,他買了一本臺灣設計師Aaron Nieh的Reèu簽名作品《尚未到來》,這是一筆成交的交易:“這一系列作品讓我堅定了走專業設計師之路的決心,”志遠回憶道。
致遠位于中國浙江省省會杭州,但他在蘭州長大,蘭州是中國西北部的內陸城市。2015年碩士畢業后,他在幾家設計工作室工作,如今他與另外兩家工作室一起經營工作室Motive,主要從事藝術指導和平面設計工作。
盡管從志遠第一次愛上愛麗絲的設計和印刷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他對紙張這種媒介的熱愛仍然深深植根于他的實踐中。他是一個狂熱的印刷品收藏家,但他解釋說,最近,他對數字和基于屏幕的媒體以及多媒體的興趣增加了。他指出,平面設計的形式是如何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擴展的,這使得媒體“擺脫了過去的某些限制”。現在,他補充說,這是一個極其多樣化的媒介,所以他喜歡利用這個事實。不管他創造了什么,無論是網站、動畫還是出版物,“基金會仍然是平面設計,而我所做的仍然是設計”。這種平面設計原則的根植并不意味著志遠的作品必然是傳統的,但它似乎借給他一本規則書,他非常了解,他知道如何和何時偏離它。
一個這樣的花店品牌設計項目是一個身份的假花店,一個花店在西安(其中一個工作室的動機成員)。據志遠說,這家店是由一位花商經營的,她在自己的店里“非常注重產品的設計和美觀”,顧客可以買到真花和假花——盡管這家店有名字。反過來,致遠希望創造一個能體現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并能吸引商店挑剔的顧客的身份。
花店品牌設計的整個標識都是圍繞著‘枝花骨’的概念建立起來的,基本上都是排版的,中文和拉丁文字的設計都是基于同一個網格系統。”志遠解釋說:“使用這個網格系統,可以在品牌未來的延伸中設計各種類型的中英文字體。”。他補充說,還有一些輔助圖形,以店內花卉繪畫的形式出現,“這些圖形被加工成點狀圖形,并作為圖案應用到各種材料上。”。其結果是一個尖銳的,當代的身份,為假花店作為零售商的意圖定下基調。
他告訴我們,從事這樣的商業項目是志遠最喜歡的一種簡報,因為這對他來說是一種挑戰,要求他在有限的范圍內工作,解決多個問題。展望未來,他希望從事更多“與社會相聯系”的品牌設計項目,同時也懷有創作幾本藝術書籍和展覽的雄心。
總監微信
復制成功
業務咨詢 何先生
業務咨詢 何先生
搜索感興趣的內容